近日,常州研究院自主研制的“礦用水質監測傳感器、智能型礦用反滲透水處理系統和綜合安全生產智能管控平臺”被多家國內主流媒體和集團公司相繼報道,獲得業內廣泛關注!
2021年三季度,中國安全生產協會發布了《關于公布表彰中國安全生產協會第二屆安全科技進步獎獲獎項目的通知》,我公司“企業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分析預警系統”榮獲安全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常州研究院推出新一代煤礦井下智能通信控制裝置。該裝置搭載華為公司最新的礦鴻操作系統,在數字化 FCS 分布式控制架構基礎上,采用模塊化、標準化、本安化、平臺化設計,充分融合數字傳輸技術、開放式可編程技術、機器視覺增強型保護檢測技術,可實現井下帶式輸送機、刮板機、水泵、風機、交叉路口信號燈等設施的智能通信、檢測和控制,已率先應用于天地王坡煤礦。
在10月26日開幕的第十九屆國際煤炭采礦技術交流及設備展覽會上,中國煤科常州研究院發布了新一代KTC199煤礦井下智能通信控制裝置。
該課題研發完成了多參數融合災害報警分析模型,研制出火災、水災、瓦斯等災害精準報警感知主機及裝置。
該項目由天地(常州)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研發。膠帶輸送機由于其運輸效率高,是煤礦井下煤流運輸的主要設備。無人、少人控制是煤礦自動化生產發展的方向。礦井主運煤流線協同控制系統以帶式輸送機數字化電控為基礎,以全煤流線所有設備為控制對象,采用多點感知融合技術對全煤流線帶面載荷分布實現精確感知,監測工作面來煤和煤流線載荷分布情況,應用協同控制策略模型動態分析、控制煤流沿線各設備的運輸能力,在保證全線不灑煤的前提下實現煤多快運、煤少慢運的協同經濟運行,從而達到礦井主運煤流線安全、高效、經濟運行的目標。項目申請發明專利7個,其中授權3個,取得軟件著作權4項。系統已在山東能源、華亭煤業等國內多個礦井進行了應用,有效降低了運輸系統運行能耗,提高了運輸系統安全性。主煤流線協同控制系統是智慧礦山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該平臺由天地(常州)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依據源頭治理原則,圍繞風險辨識、措施落實、風險監視及異常處置的風險狀態鏈,自主研發的涵蓋礦山安全生產的全方位軟硬件系統平臺。 為了體系化解決礦山安全風險防范工作中的痛點,平臺實現了向導式風險辨識,構建了安全風險知識庫,有效降低風險辨識難度及復雜度,提高了風險辨識工作的有效性。通過班組風險管控、精準培訓、規程措施管理、人員履職等實現各類風險管控措施的落地。圍繞風險的管控機制,綜合智能傳感、智能視頻、人工巡查等多種手段,基于二三維安全一張圖實現了風險的融合監視。依托安全事件、分級預警、隱患處置、違章違規處置等手段實現了各類風險異常的一體化處置。平臺融合了各類安全運行指標,建立多維度的安全分析評估模型,有效支撐礦山安全風險防范工作決策。 該平臺對助力礦山安全風險防范化解機制的健全及落地具有重要意義,在礦山安全生產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目前,該成果累計授權發明專利5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申請軟件著作權56項,先后在重慶能投、盤江精煤、華亭煤業等集團公司及下屬企業進行示范應用,系統運轉穩定可靠,應用效果良好,得到了用戶的一致好評。
煤礦自動化信息化系統與機電設備遠程運維及預測性維護平臺
礦用機電一體化程控閥門電動裝置
智能煤流協同經濟運行
智能礦山基礎信息平臺
煤礦一體化通信系統
礦用5g
工作面智能安全工程
供配電成套技術與裝備
礦井位置服務系統
礦山安全一體化管控平臺
礦山物聯網